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对话 | 柏振琦:机能构筑系统,在共情表达中发现与解决问题

新浪地产设计 地产设界
2024-09-07

编者按PREAMBLE


裸筑更新的设计,从未对以往项目简单的复制,但是当人们看到新作品的时候,总会说“这一定是裸筑的设计”,这背后究竟蕴藏了怎样的故事和标志性设计表达呢?
在新浪地产设计的专访中,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柏振琦分享了对建筑设计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在他看来,裸筑是寻找本质的、真实的建造,而城市更新是在当代建筑语境下的顺势而为,设计让“系统构筑”平衡于功能与审美之间,落脚于每一建筑细微之处。



柏振琦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柏振琦先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于以色列建筑师Haim Dotan事务所工作,参与设计了世博会以色列国家馆改建、张家界玻璃景观桥、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音乐剧梦工厂、印尼AlarmRaya住宅片区改造、西班牙阳光塔改建等国际项目。于2016年成立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RoarcRenew),事务所将城市更新、整体规划、旧区重塑等问题作为研究主线,以革新性设计思维为主导,尊重建筑历史与城市文化,力图创作可持续的城市空间。作为创始人的柏振琦被Domus China杂志评选为“2017青年100设计师”之一;并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 Under 30)。



裸筑更新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将“勇敢和好奇心”作为处事的态度,与世界对话。柏振琦表示,创立事务所的初衷便是“想做最自然的建筑,最善意的空间和最有趣的产品”。他希望艺术是完全的自我表达,而设计是带着审美去解决看到的问题。并不过多地彰显艺术化的外在表现,更希望将真实需求转译到作品之中。


相较于钻研解题思路的标新立异,柏振琦更在意建筑的“共情表达”,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共情思维预见未知的可能性,按需出发,顺其自然地去解决去创造实践。


正因如此裸筑更新在历往项目中,尽可能探索和尝试,突破约定俗成的规则,重建一种更有趣的秩序,始终致力成为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PART 01

空间机能如何演绎品牌属性?



设计界的“天马行空”,往往离不开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并植根于物质客观条件的应势创造。
在打造商业零售空间的过程中,柏振琦始终保持着与消费者同频的姿态,更关注以设计去打开新的场景,或者说是将户外机能融入空间之中,从而获得文化和品牌认同。

例如户外品牌 Kolon Sport 可隆1973 所在的镜面魔盒,位于上海上生新所社区的核心。柏振琦对其展开的设计,将原本由OMA设计的镜面盒子打开,犹如打开一只潘多拉魔盒,有趣的事情就此发生。


户外品牌 Kolon Sport 可隆1973 建筑外观© WenStudio


谈及设计灵感,柏振琦表示,“户外是贴近自然的体验,而户外帐篷自带的预应力属性一旦转译在建筑上,便可实现从产品到建筑本身的串联。”因而若只是盒子,那并不机能,这建筑也并不可隆。为了深层次地展现“空间机能”的建筑魅力,他籍由“帐篷撑开”的动态空间机能,发展设计语言,最终的状态是整体镜面上旋而开,并延续以往“以退为进”的方式,让人群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走入空间内。


建筑立面打开外观© WenStudio
改造后整体开合说明
帐篷咖啡© WenStudio
帐篷咖啡分析图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零售建筑空间建筑设计师,柏振琦认为,不仅需要理解品牌价值、产品特性和运营逻辑,还要基于品牌从文化、产品特性到用户社群中所蕴含的种种机能特质,打造属于品牌的空间系统。
也正是借助这样的机能与系统构筑,让整个场所形成一体多翼的延展,不论是材质的使用、道具的陈列,又或是节点的设计,他都非常希望通过设计去放大它专属的机能,一方面是为了让场域回归品牌本身的机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特性去折叠品牌与公众的距离。
服饰区悬挂体系:户外的绳索组构空间© WenStudio
预应力的张悬梁台面© WenStudio

墙面展陈与节点细部演示

二层全景:可隆的科技面料形成展墙的预应力表达© WenStudio
应用模数化家具的城市露台场景© WenStudio


户外机能,本身就带有尽可能轻盈地为人们带来庇护的内涵。而在零售空间作品内,柏振琦强调讲究以更直接、原始的设计语言、更能与品牌调性一致的设计元素,构筑烙印着产品文化的工艺展厅。这样的作品不是靠视觉的冲击取胜,而是不着痕迹地全方位塑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


二层挂架组合与拉索展桌细部© WenStudio


无论是在哪一处建筑细节的表达中,裸筑更新一直追求的是基于品牌内容和建筑本质的转译。柏振琦表示设计不应刻意追求某一定式,而是由底层功能决定设计出处;更意图“让设计基于建筑使命和产品的逻辑来产生,实现底层开发与系统架构”。


PART 02


站在人的尺度释放共情“善意”



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设计对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设计思维就无法开始。但用户对产品持有的观念、态度甚至意见往往存在滞后性,也并不一定会表现的很明显,这需要设计者更加主动地与用户进行互动去构建深度共情。
善意,则是柏振琦在机能属性之外选择的第二个设计关键词。在他看来,设计善意在于服务每一位使用者的真实感受,回归人性、回归平等、回归使用本身。这里不仅指消费者,还包括零售导购员。
比如,在安高若AnKoRau上生新所,会旋转的墙让空间得以更灵活的“玩儿”。他描绘道,“我们是花了很多心思通过机械结构门和配置合理的重量,让空间完全的打开。地面轨道也让主理人可随意按照不同空间功能变化展墙,边直播边零售,墙面开合互不干扰。”由墙体的开合变化,带来了空间的可能性,也让消费者每次进入店内,都会产生全新的体验,油然而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内外空间实景©Wen Studio


柏振琦认为,设计的减法并不只是把结构“裸露”出来,过于冷感的极简,反而失去设计的美感。好的作品应当追求立面外表的简洁,但实用细节多;信奉小而美的力量,未必精奢,但非常有鲜活气儿。就像在安高若项目里的轻便组合家具,采用原木浆瓦楞纸板材质,材料简单易得,却结实耐用,推拉毫不费力,这样的“模数家具”在裸筑更新历往的项目也随处可见。


抽拉展台©裸筑更新


面对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柏振琦表示从不排斥使用智能化技术,甚至可以说十分愿意“拥抱科技”,但当大家都在想办法减少人的操作甚至是思考过程,让产品更加“智能”时,裸筑更新也希望增加更多对人的尺度的思考,通过各种各样的装置增加使用者的动手频次,尽可能地激发人的能动性,这样似乎更容易获得心灵的富足与灵魂的感动。

PART 03


设计的底层逻辑:带着审美解决问题



“产品化是一个需要负责的表达,它不能只是半成品就可以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所以作为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的柏振琦表示,“真正有用的设计,是完整的、是每一个细节都能为消费者想到,并去一一解决的,当然也需要来自整个设计团队的思考。”
关于优秀的建筑师和建筑团队的标准,他认为要始终奉行“带着审美先找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设计准则”,因为设计与艺术在本质上存在差异,“艺术是自我的表达,但设计学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学科。”这样的坚持在裸筑更新的历往项目中皆有体现。
在原力飞行三顿半安福路概念店的案例中,裸筑更新强调设计不是站在自我感动的视角下,给所有东西施加限制从而建构秩序,而是保持能够解决问题的开放性,这无关风格本身的变化。这也就有了被消费者和柏振琦津津乐道的“纸砖”设计,“客人进到空间了,如果喜欢便把它带走,这何尝不是一种可以从空间带走一件东西的获得感。


三顿半概念店©Wen Studio


而在成都太古里“撇捺之间 穿斗阡陌”临时建筑中,采用的竹构建筑材料既是来自川蜀特产的在地特征,也为展览结束以后化为公共空间竹凳的设计埋下伏笔。在柏振琦看来,“与其最后的结局是全部焚烧处理,不如赋予它们二次生命,这不仅是对空间的尊重、对设计价值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对于可持续循环发展的一种设计表达。



建筑外观©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拆卸后的竹子部分变成竹凳,供游客休憩© Wen Studio
对设计负责,对产品的使用结果负责,如何在消费者表达之前想到空间的每一处细节,如何发挥空间的无限美的可能性,等等,这些是裸筑更新团队多年来一直思考和不断优化的命题。带着审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是不断履行的建筑使命。正是这样的“真诚与实在”和不断追求极致的精神,让裸筑更新不断发展壮大。


PART 04

快问快答


1. 您作为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能否对刚进入行业的从业者在技能、品质和心态给予⼀些建议?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设计可能会更卷,但是机会也并非没有,这需要从业者具备更加独到的见解、掌握更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认知和综合知识是基础,同时也要多看、多理解,更要有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不被传统框架束缚,不以随波逐流的心态追求热度,方能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2. 您养过宠物吗?是什么?
养狗,社交账号的头像就是自己养的那只,平时上班也会带着它。
3. 您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打球、跑步。
4. 最想做而又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是?
去欧洲旅游。
5. 心情不好时是怎么排解的?
尽力消解。人是需要设置目标,当目标实现,即可获得瞬时满足,一步步走下去,压力自然会小很多。
6. 如果给您⼀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您想从事什么⼯作?
做导游,之前也在以色列当过导游。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当然它也和建筑师一样,都需要内心和知识面足够强大,关键点在于怎么去输出。
7. 工作和生活分别占百分之几?
不会刻意区分。




END______




编辑、排版 | 刘玉娟
资料来源 | 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
监制 | Kelly
出品 | 新浪地产设计



精彩推荐


探索创新设计:构建未来生活的美学与实践 - 中房优设创研院2023科勒敢创设计美学论坛回顾


盘点|城市共享之旅:探寻公共空间的无限可能!


专题|零次方设计:未来住宅趋势的前瞻之道


地产筑梦者 | 唐尉荧:与自然和人文共舞,打造与众不同的酒店品牌


首发 | 华润置地 & 合肥城建×CCD:望雲,坐看云气的闲适

征稿启事如果你有好的设计案例或者要表达的观点与评论欢迎与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分享稿件请发送至57386917@qq.com新浪地产设计编辑部
新浪地产精装设计师俱乐部如果你想加入新浪地产设计师俱乐部欢迎扫码与我们联系
地产界具有影响力和敏锐度的设计媒体平台,500强地产商、建筑师、设计师、高净值人群都在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地产设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